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6的文章

【仁醫心路】要讓身障孩子站起來!帶著海口腔ㄟ瑪喜樂阿嬤

圖片
在彰化二林, 有一位漂洋過海而來的瑪喜樂女士, 她在台灣流行小兒麻痺的年代, 幫助400多位孩子, 讓他們的生命爬著進來,站著出去......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「不斷付出,卻充滿喜樂!」是喜樂阿嬤一生的寫照。瑪喜樂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,中學畢業後遇上美國大蕭條,儘管她考上加州柏克來大學醫學預科課程,卻沒辦法完成學業。 婚後她在舊金山經營杏仁果園,卻沒有因此過著幽靜的生活;35歲遭逢父親去世,37歲她的丈夫也過世了,她到柏克萊第一長老教會擔任秘書。機緣是如此巧妙,41歲的瑪喜樂在牧師娘鼓勵下,到加州專業護理職校學習護理,她壓根兒沒想到,這些實際照護經驗將來會派上用場...... 因緣際會,台灣來的謝緯醫師那時剛好在美國進修,有日應邀到第一長老教會證道,也和眾人分享台灣醫療現況。謝緯說:「台灣肺結核病人很多,需要護理人員。」他回到台灣後打算在埔里籌建專門治療肺結核的醫院,讓貧困的民眾都能接受治療。瑪喜樂的朋友年輕時就死於肺病,她聽了之後深受感動,當下就捐款325美元,她也留下謝緯醫師的聯絡方式,在謝緯回到台灣之後,繼續保持書信往來。 在父親、丈夫相繼離世後,幾年後最愛的母親也辭世。就在母親辭世的那年秋天,她毅然決然地踏上前往台灣的行腳,在謝緯醫師到訪之前,她壓根兒沒聽過,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叫台灣。 那時,台美沒有直飛班機,瑪喜樂先搭小飛機到夏威夷,之後轉機日本,幾經跋涉,最後才飛抵台灣。瑪喜樂到台灣的第一站,就是謝緯醫師服務的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(今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),她除了從事護理工作,也在山地伯特利聖經書院教英文。 來台灣不久,瑪喜樂看到1960年代的台灣社會經濟貧困,身障者不受重視,甚至是被放棄的一群。她在台灣也看到好多外籍朋友,無私在台灣從事醫療事工,她深深受到感動,決定要在台灣奉獻一生。 她回到美國,變賣家產,同時向美國教會募集衣物藥品,瑪喜樂從此開展她一生對台灣的奉獻...... 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df314b3b-6224-4f1f-ab11-d81eba8ce299 2016/10/01 【民報/張肇烜 仁醫心路 專欄】 【相關連結】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...

【仁醫心路】因為恩師一句話:澎湖需要你 澎湖首位在地牙醫師~王永文

圖片
因為恩師一句話: 「澎湖需要你」 澎湖首位在地牙醫師~王永文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在台灣,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人, 秉持認真的態度, 為這個美麗的島嶼盡一份心; 王永文就是其中之一, 他因為恩師的一句話:「澎湖需要你」, 放棄原先在台北開業的計畫, 成為澎湖第一位在地開業的牙醫師。 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91e31d0b-e91e-4f15-ba23-187bb62225f8 2016/9/24 【民報/張肇烜 仁醫心路 專欄】 【相關連結】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

【人心人術】心繫台灣的本土畫家:陳景容

圖片
「藝術是那樣的深奧, 好像一口古井,不知道有多深。」──陳景容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陳景容曾說:「彰化是我的故鄉,至今留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。回想60年前在彰化的那一段浪漫的青少年生活,對我來說無形中孕育了我的內心世界,也影響我的繪畫創作。我想為了回饋影響我至深的彰化,只有留下一些好的作品,以紀念那一段美好的生活。除此之外,還有不少值得懷念的同窗好友,這一切都讓我銘記於心,永遠難忘!」 http://www.thinkingtaiwan.com/content/5737 2016/9/20 【 想想論壇 / 人心心術 專欄】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

【仁醫心路】拒絕醫療奉獻獎的老神父...謝樂廷

圖片
何必強調『我』為別人『犧牲』多少, 因為他們就是需要啊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在宜蘭五結鄉, 有一位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來的神父, 他已經來台灣超過50年, 現年已近80歲; 他一生都用心照顧台灣的殘障孩子們, 當地醫生想幫他報名醫療奉獻獎, 卻被他婉拒了, 他說: 「拿獎要幹什麼? 拿了獎,讓大家都來參觀? 這樣,我這些孩子們會不受到打擾嗎?」 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04d995ff-91fd-4361-977f-807a5f50ccc8 2016/9/17 【民報/張肇烜 仁醫心路 專欄】 【相關連結】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

【仁醫心路】為花蓮奉獻一生老年返美 薄柔纜:不想成為台灣人的負擔

圖片
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, 我盼望台灣人,尤其是台灣的醫生 也能像我一樣 為弱小無助需要照顧的人服務。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「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,我盼望台灣人,尤其是台灣的醫生,也能像我一樣,為弱小無助需要照顧的人服務。很可惜,台灣的醫師好像覺得花蓮很遠,到美國比較近,沒有人要去花蓮,倒是很多人跑來美國。」 創立花蓮門諾醫院的薄柔纜醫生這麼說... 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3f8797e7-87d0-464e-84d2-f6caefd01e94 2016/9/11 【民報/張肇烜 仁醫心路 專欄】 【相關連結】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

【人心人術】那些年沒上的美術課:謝里法畫說《紫色大稻埕》

圖片
「全台灣只有我那麼幸運,可以拿一枝筆將日據時代美術運動的地點、畫作與畫家同時有連結。」 ──謝里法  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《紫色大稻埕》是台灣第一本美術小說, 更是第一部將台灣前輩畫家搬上電視螢光幕的戲劇作品。 撰寫《紫色大稻埕》的作者是台灣美術界的大老謝里法,他從小就出生在人文薈萃的大稻埕。 那時台灣還處於日本時代,大稻埕的時代,不只是「經濟的繁榮時代」,也是「台灣文化的黃金時代」! http://www.thinkingtaiwan.com/content/5706 2016/9/6 【 想想論壇 / 人心心術 專欄】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

【仁醫心路】生命最後一刻... 戴仁壽: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

圖片
生命最後一刻來到⋯⋯ 他說:「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!」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他是台灣的痲瘋病之父, 卻遠渡重洋而來, 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, 照顧別人不敢接近的痲瘋病患; 當生命最後一刻來到⋯⋯ 他說:「我的骨灰要葬在台灣!」 http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0a2b1dfc-37b3-49c5-9467-74e6cf780692 2016/9/3 【民報/張肇烜 仁醫心路 專欄】 【相關連結】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    喜歡 這篇文章 請加入 FB專頁 ,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