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央廣】「一定做到我最後一刻!」全台最年長謝春梅老醫師辭世 享耆壽99歲
衛福部長陳時中(左)在去(2019)年8月份曾到訪福基診所,為謝春梅老醫師長期深耕地方基層醫療豎起大拇指喊讚。圖:中央社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【編按】全國最年長開業醫、苗栗縣公館鄉福基診所謝春梅醫師今晚辭世,享耆壽99歲。謝老醫師是典型的傳統小鎮醫生,視病猶親、照顧弱勢、關心鄉土、翻山越嶺全年無休,甚至肩負起為地方亡故者的行政相驗工作...。正因為這樣的醫者無私奉獻,讓他獲得2018年醫療奉獻獎的表彰。謝老醫師生前曾說:「一定要做到我能做的最後一刻為止!」如今他走到永恆的那一刻,確確實實實踐了他的諾言。以下是我們挑選自醫師作家張肇烜醫師在三年多前的一篇文章,當時老醫師95歲,內容對春梅醫師一生的奉獻有詳盡的描寫。 在台灣苗栗,有一位高齡95歲的老醫生謝春梅,他因為父親一句話:「鄉下沒醫生」,從1945年回到故鄉行醫至今。人們問他何時要退休?他堅毅地說:「一定要做到我能做的最後一刻為止!」 我們常常計畫休假要去哪裡玩,或是退休之後要做些什麼?對95歲的「阿梅先生」謝春梅醫生來說,幫病人看診就是他的全部。 謝春梅是一位佃農之子,從小家境非常貧困。 「祖母生病了好多年,不曾叫一次醫生。」謝春梅醫生這麼說,家貧的他們,沒錢請醫生,連看病都不敢。祖母要過世前,疼痛難耐,常常肚子痛到睡不著,和祖母一起睡的謝春梅,就幫祖母揉揉肚子,希望能讓祖母好睡一點。 直到有一次,祖母病情真的很嚴重了,他們才請醫生來看,「等於是開死亡證明一般」,醫生來了之後,祖母過世了,當場就寫「死亡證明」。 年少的經驗,影響了謝春梅的一生。 他沒有好的環境,供他求學。他因此到醫院當醫務助士,後來透過苦學及考試,取得醫師證書。 當時在台北當醫生的待遇很好,謝春梅卻選擇回到故鄉,當一位「小鎮醫生」。 父親的一席話 讓阿梅決定留在家鄉懸壺濟世 「我爸爸沒讀書,農夫,是佃農不是農夫,就說我們鄉下沒醫生,你學到一些醫術,給我們地方人方便。」因為爸爸的一句話,佃農之子謝春梅回到故鄉苗栗公館,他一輩子都在這裡,不曾離開。 那時是1945年,「阿梅先生」放棄大都市醫生的光環,聽父親的話,回到家鄉苗栗公館鄉福基村開設「福基診所」。 「開業7、8年後,才有電力,過去,晚間看診或出診都用瓦斯燈照明。」謝醫生不只在診所看診,由於山區交通不便,只要患者或家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