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皮膚】別來無恙!出現不痛不癢的焦痂,小心恙蟲病上身! (張肇烜醫師) 台中 南區 皮膚科 推薦

出現不痛不癢的焦痂, 小心恙蟲病上身! ◎ 張肇烜 ( 醫師 ) 當身體 出 現不痛不癢的焦痂, 小心恙蟲病上身! 恙蟲病是什麼? 恙蟲病(Scrub typhus)又名叢林型斑疹傷寒,或Tsutsugamushi disease (tsutsu:惡疾; mushi:恙蟲)。感染後常表現出種種非特異性的症狀,易與其它急性發熱疾病混淆,若無適當的處置,可能進展到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!反之,若能瞭解其感染途徑、事先防範,或者及早警覺、正確治療,則預後十分良好。 那些地方有恙蟲病?地理分布 恙蟲病廣泛分布於亞洲。巴基斯坦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日本、東南亞、澳洲等地,全年都有地方性的病例,特別好發在春夏兩季,大多都在郊外進行登山等戶外活動時受到感染。每年全球病例數超過一百萬例;其他國家也有因前往流行地旅遊而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報告。 台灣有恙蟲病嗎? 近幾年來,台灣每年平均有460多例的本土確定病例,其中2005及2007年分別有1例死亡個案。各縣市之每年全人口盛行率,超過十萬分之一者,依次是: 連江縣、金門縣、澎湖縣、花蓮縣、台東縣、南投縣、高雄市、宜蘭縣、高雄縣、屏東縣、新竹市、台中市、台北市。每年個案數由4月份開始增加,於暑假達到高峰。感染多半與戶外活動有關,如掃墓、踏青等等。 恙蟲病從何而來? 病原及病媒是什麼? 恙蟲病之病原為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,已知血清型多於30種。恙蟲病是經由恙蟎幼蟲(chigger)所傳佈,並不會直接人傳人。台灣已知的恙蟎種類有30多種,其中以地里恙蟎(Leptotrombidium deliense)為主。恙蟎幼蟲很小,肉眼幾乎看不見。Chigger多爬行於土壤上,或停留於植物表面,如雜草之尖端,再伺機落入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並吸取其組織液,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焦痂(eschar)。 恙蟲病的症狀和鑑別診斷? 經恙蟎叮咬後,潛伏期大約為1~3週[,而後出現相關症狀:(1)高燒、寒顫: 發燒1週後,軀幹部可能出現暗紅的丘疹(見圖2),並擴大至四肢,數天後消失;(2)叮咬部位產生無痛性焦痂: 有時不易發現;(3)可能伴隨: 頭痛、盜汗、咳嗽、肌肉疼痛及結膜充血,鄰近被叮咬處出現淋巴結腫大(4)嚴重...